2021/02/02

浅谈马克思理论对工业设计的理论指导意义

马克思理论是科学的,对将来世界有指导意义。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从实践中认知获取的。设计源于生活,工业设计是从工业这一行业中产生的,该行业是从劳动人们中获得的,劳动就是实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实践中获得真理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工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展现中国设计师面前的任务就是利用好民族文化,在这基础上,工业设计公司将设计思维的精华部分合理运用到具体的设计方案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工业设计之路。如何利用这伟大的文化正如马克思语言的那样:“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工业革命前人类文明发展,文人、艺人、手工艺家、工匠创在艰苦的环境中造了许多种类的艺术作品。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物质客观世界,它已经超越物质性的范畴,而走向一个融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物质形式与非物质形式于一体的客观世界。在这个客观世界中,既有物质性的产品,也有着非物质性产品。工业产品就是实实在在的产品,是物质的东西;从在产品中的设计就是非物质性的产品,对产品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马克思认识世界对工业设计的重大影响是原始的,也是本能的。工业是社会大分工的产物,它历经了手工业、机械大工业以和现代工业三个发展阶段。工业的产生以及不断成熟发展,就有了人对工业方面的构想和设计。在这方面,一个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力,也是最活跃、最积极的部分。这一现象的产生就如马克思对社会研究的方法——“矛”和“盾”的关系。“矛”和“盾”是相对而存在的,没有“矛”哪里来的“盾”。总言之“矛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工业”与工业中的“设计”就正如“矛”与“盾”的关系。矛盾的原理在工业设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工业设计无时不刻都伴随着我们,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与工业设计有关系。工业设计公司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在不断改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的同时产生了矛盾。在这些矛盾中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不断活动,这些矛盾也是推动人类社会成长的根本动力。有了这些动力工业设计才不断发展、不断发展。矛盾的原理对工业设计的指导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它时时刻刻都伴随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工业设计的根本在于创造,创造属于人类自己满意的东西。而这一“创造”过程隶属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范畴。工业设计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演变的。人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主导者,生产力的创造者,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而生产力是永远运动变化的,永远不能停止前进。这一不断向前运动发展促进工业的发展。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不停息的寻求生活质量,这时候“设计”制作的工业产品,实际上是对人的器官功能的延长,它推动人的内涵从生物的人延伸到思维的人,从生物性走向文化性,从文化性走向高端的设计型。此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矛盾,人类不断解决这些矛盾,矛盾解决了之后又促进工业和工业设计的成长。这样不断遵循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人的工业设计行为是在了解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事的高度自发的活动。所有的活动在目标确定和实现时,都必须自觉的服从客观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对工业设计的借鉴和推动作用是无形的,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工业设计不断自我创新、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创造出适合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工业产品。工业设计中,人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有自由选择生活物品、生存空间、交往方式的权利。这与马克思理论的自由学说,是深化、延伸发展的。设计以一种物化方式实现和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当然,消费只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人的生活服务是工业设计从传统手工艺走出来,进而通过机器化工业批量生产。这种世界上参与和完成了对生活方式,对工业设计产品的选择,其中包含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内容。一位优秀的工业设计师,他创造的产品是励志于为人类服务的。创造最优秀的工业产品,是工业设计师的骄傲,也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还是自我理想和社会理想的体现。工业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在实践中是有指向性和指导性的。虽然工业设计是设想和规划性的,是属于精神范畴的活动,但是它有目的性的实践活动。通过“设计实践到再设计再实践”不断周而复始向前发展,最终达成目标。
  工业设计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许多工业设计公司应该认真考虑如何为我国的工业设计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